《明朝那些事儿》–历史还可以这样生动有趣

原创书评 3年前 (2020-06-26) 970 人围观 0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一、感悟

历史是有温度的。

读完这套书,放下书本的那一刻,还没来得及做过多深思,这个结论就那么深刻的从脑海中涌现出来。

细细回味这句话,自己能够这么快对这《明朝那些事》得出这么快而精简的评语,往深处讲,该是精神世界中的那个自我跟随着当年明月的脚步,历经一场大明帝国的梦幻之旅,见证了无数个震颤心魂的故事场景之后,一股源自历史英雄主义的情怀爆发出的呐喊!

自从近一年多来,对历史读物的阅读量增多,对历史背后的逻辑,情景推演的思考,历史通论的唯物化等思考也愈加深厚,我想,这是作为一个理性的读者对于人文艺术赋予给我们的恩赐经过思想的过滤后一种负责任,也是更科学,更趋近于成熟的方式。

孔圣人曾经说的那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老话,也是在对一定数量,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之后所归整出的智慧箴言,在我有了一点思考和积累后,愈发相信中华文明的智慧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信手拈来,都是一汪汪汩汩流泻的智慧泉源,沉醉其中,甘之若饴。

书对于历史智慧的传承,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甚至可以说在推动历史潮流进程上,其所展现出的巨大的能量,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我始终相信,“读书人”这个词汇,是对那些捧起书本,在书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寻找一方灵魂安放的土地,渴望从书中获得支撑自我在现实中前行的力量,甚至哪怕只是为了让短暂片刻的空余的光阴不被生命的冗长降低了健康生长的质量的人们,那都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褒扬,我们应该感谢我们曾有幸被“读书人”的光环笼罩过的岁月。

读书,在这里,确切来说,读史书,对于我们中不少人来讲,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上古时代的奢侈般享受,倒不是历史真有多么的高冷,或者是板着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确实是在不少人来看,读历史似乎是放慢了生活的速度,弱化了在今天那些更多可以带给我们更快,更刺激,更有趣的感官体验带来的缺失感,而那些千篇一律的历史场景,不过是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死亡,斗争,如此反复循环,毫无新意可言,加上各类宫廷神剧对历史真实场景复原的偏颇,曲解,甚至刻意的创作,历史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已像迂腐乏味的老者,避之不及。

曾经听到一个大学教授说过一段话,想来很是有理,他说,一个没有自己民族历史的族群是肤浅的,一个有历史却抛弃自己历史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有历史却处处回避历史,抛弃历史的文明,不懂得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求生存危亡之机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虽然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事实上,现如今,世界的发展格局和隐藏其中的各类力量已经在现实中不断交替上演着,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强大者始终如履薄冰,弱小者始终颤颤兢兢。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总结上述的意思,我想应该是“危机感”,或者说“历史危机感”或许更贴切一点。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家庭,个体,想要强大,想要获取更多的话语权,想要成就更大的事业,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成功,身处其中的每一个角色,我想,定然是一种说不出,无可描摹,不可捕捉却又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的一种束缚力。正是这样的危机感,让历史始终神经紧绷,紧随潮流的大浪,在各类力量的博弈中,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载着我们向文明的国度前行。

而推动历史这艘大轮的掌舵者,正是那群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历史危机感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在一个又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像勇敢的水手,和浪花搏击,和风暴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历史又一次迎来新的转机,重获新生。

温度,当这个词语经过岁月的沉积,发酵,风化,到了这里,终于变得温润,柔媚,气荡回肠,是那群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清醒者们用心的抒写,演绎的结果,亦是历史的见证者们注定要打破时代的局限,挣脱当代统治们的枷锁,从黑暗中,将文明的智慧,优秀的基因重新以文字的形式撒播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后代为民族埋藏下这一笔的宝贵的遗产。

我断定,这就是历史的温度,不管历经多少个春华秋实,遭受过多少次无情甚至毁灭性的打击,磨难,都如一个挺直脊梁的汉子,一个骨子里流淌着不屈服,不抱怨,任他风吹雨打而始终保持自我本色的铮铮硬汉,这,是历史的在千百年被岁月洗礼荡涤之后生长的一种契约精神,是历史的穿破时代和族群的呼喊,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管身处何境,我们始终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种温热的暖流在血液里流淌。

这,便是当年明月笔下《明朝那些事》对我造成的全新的震撼。

用一种异常清醒、彻骨,甚至几近无情的血腥的幽默口吻,将历史的推演逻辑内化为人性之间阴暗与光明的角逐,强颜欢笑的背后,是被无奈包裹过的难以磨灭的叹息和忧叹。

记得书的结尾,有作者的一段后记,在后记中,我读到了与此处相同的情绪,那是一种看透了,看破了,清醒了,结束了却还要把苦咽下去继续前行的悲壮。

历史,何尝不是惊人的相似。

而明朝,作为汉文化正统之下最后一位统治者,真正将历史所有相似的元素雕琢成为一幅罕见的包容万象的“清明上河图”,留给后人太多思考的空间。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位有生命的人,我想更能清楚的阐明我的观点。关于这本书,看过的人太多,评论过的人更是不可尽数,一段时间,人尽皆知也不为过,一方面是作者作为引领通俗历史文学潮流的大师人物,登场太过华丽,加上本人史学功底扎实,还有一颗与生俱来的幽默劲,简直是如鱼得水啊,明朝那样一个被后代众多学者专家诟病的朝代,几经作者这样一折腾,还真就闹出个新的口味来,这股风直刮得后来众多写书的就算把历史刨个底朝天也要为人家整出点儿这些事,那些事来,实在有辱斯文,不得不说,中国人的山寨水平绝对是一流没商量。

也正是当年明月笔下的历史,揭开了我对明朝,对历史的原本枯涩高冷形象的直接转变,倒不是这本书真正有多么合我胃口,确是这样一种创新的再现历史的模式,瞬间拉近了历史,人文和大众的距离。让历史错综复杂的逻辑变成了一幕幕开心幽默的活话剧,直激的人将探索历史的兴味上升到新的境界。

历史何以用生命来包装呢?生命,自有一套成熟的生长机理,每一个正常的生命,都挣不开生老病死的规则,都要经过漫长的生长发育从幼小的孩童,脆弱的身体,到发育成为健壮的青年,充沛健硕的中年,和睿智丰富的老年,而身体,同样会经历病痛,发育,强盛,萎谢的过程,只有用心体验了每一个成长的阶段,走完每一段生命自身的安排才算完整而不留遗憾。

历史同样如此,每一个朝代大致类似,初生的王朝像一个刚从娘胎里分娩出来的胎儿,需要细心的呵护,才能从一个襁褓中的幼儿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真正变得健壮,具备强大的军事,经济,政治势力并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抵御暗藏的风险。

不同的是,有的王朝发育过快,或者说疾病来的太迅猛,加上自身的免疫力太差,还未来及医治,便已夭折,像荒诞的隋朝,短命的五代十国,恶疾太深,已经深入骨髓。

所以,大多数开过皇帝都很重视这一点,为了不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太快丢掉,他们矜矜业业,他们克勤克俭,他们励精图治······这样的词汇貌似对那些开国皇帝都很适用。

就算是再强壮的身体,也经不起长久的折腾,一旦过度,各种疾病就要找上门来,玩大了不小心来个癌症什么的,神仙爷爷也救不了你,好在这时候,年轻人底子好,如果不是什么绝症,拖一拖,治一治,好了接着闹,不碍事,反正老子过好这一辈子就行了。这倒也不打紧,可气的是,病好了,不仅不知道收敛,还闹腾出更多的病来,虽然都不是什么要命的事,那也是顽疾,得治啊,慢慢治吧,人生这么长,害怕治不好。

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便是一个朝代开始埋下灭亡火种的时候。对于明朝来说,我想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拿来说一说,那就是太监上位和文官系统的潜滋暗长,此消彼长,长此以往的明争暗斗,互相博弈,互相较劲,最后,大家把劲儿给用完了,明朝距离死亡也就不久了,可以说,这是导致明朝覆灭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历史上,导致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无非就是那几个,皇帝昏庸,小人当权,外敌兵临城下最后改换门庭,藩王用兵自强最后造反等等,电视剧看多了,闭着眼睛估计也能说出个道道来。

而明朝灭亡的这条线索,是注定,是必然,还是蕴藏着某种类似宿命的因素呢?不好说,我不敢猜测,只是觉得有趣。虽然明朝的历史有点儿乱,不过确实为我们贡献了很多电视剧,电影甚至其他可以调侃的原材料啊,那些死太监,那些锦衣卫,还有那些骂人不带脏的言官们,简直是一幕幕生动的活剧啊。还有那些个后宫搞事的娘娘妃子们,给我们无聊的生活增加了多少乐趣,奉献了多少经典的台词,简直是如数家珍。

在我看来,这两个特殊的时代产物,却是人性善恶论和制度博弈之后产生的畸形怪物。

看过高阳的《慈禧全传》之后,我确信古代那些所谓给君主,给皇帝们写的那些立身立言立德的言论都是扯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你能说慈禧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在晚清那样一个腐败的政权体系下,将一大群男性同胞臣服于脚下的统治者,她具备家国情怀?她有君情民贵的情怀?还是她有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大能?统统扯淡,慈禧的一段话很明显透露出,其实皇帝和平明一样,国事就是家事,只不过国事的流程要复杂点,礼仪要讲究点儿。

这样看来,不只是慈禧,历代的皇帝该抱着同样的念头开展着国事。

慈禧之所以割地赔款,之所以要灭掉太平天国,说白了那是人家想要多舒坦几年,地割就割吧,能享受几天是几天,皇帝姓啥管我啥事,你们怎么闹腾都行,只要别打扰了我舒坦的日子就行。

所以,从现在起,请抛开那一套用圣人论的标准为统治者安上一顶大帽子的幻想吧!一切不过是人家在处理家事,处理完家事还要处理另一件,你没事老去烦人家,老板怎么会让你好过。

这就不奇怪了,老朱那么拼命的打江山,为了什么,为了吃饱饭,不再挨饿啊,但是自己不挨饿了,万一后代不争气继续挨饿怎么办,要继续打,打的所有人听话,我是老大了,事情就解决了,老朱没有上过学,也没有读过太多书,儒家那一套对他来说就是对牛弹琴,人家就是单纯的想打破富过三代的魔咒,所以拼命工作,使劲杀人,终于,理想达成,子子孙孙也不再挨饿。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子孙们都这样想啊,也许到了哪个子孙那儿,人家就只想快活的过完这辈子就行了,就算把老本给吃完了也不要紧,孩子们会想办法的。

至于说大臣们天天上报的各种事儿,那就不是事儿,找几个干活的替我干了,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又听说有造反的,小事,搞点儿特务,随时向我报来,哪个不听话了杀了就是了。

这就明白了吧。没错,除了像老朱,永乐,崇祯那样的真正想给子孙们留点儿老底儿的有良心的老爹外,其他的把自己过好就算不错了,还想指望哪天良心发现,来个励精图治什么的,估计只有太阳打西边出来才有可能。

联想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关经济学规律一说,真正觉得知资本主义之下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才是真正抛弃这种家国观的先进规律,即“身处市场中的每一个自由的个体,完全按照市场固有的规律办事,这个世界一片祥和,同时,每个人在取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外部的利益最大化,即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所以,历史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需要犯错自省之后才能实现自我的跃迁,历史发展到今天,由影响了中国几近2000年的封建人制逐步过渡到法治,由个人意志上升到群体决策,想来,这样一个改变,推翻这样一个铁则,去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自我革命,可爱而智慧的中国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曾经,那些优秀的先辈们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二、关于作品

200多年前,朱元璋面对着苦难的生活,只有无奈的一声叹息,然后揭竿而起,只为有口饭吃,只为活下去;

200多年后,朱由检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帝国,还是只剩下无奈的一声叹息,即使他用尽浑身解数,最终还是回天乏术,无力回天;

276年的大明王朝,由无奈开始,由无奈完结,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1、观人

这里所指的观人适用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历史人物,政治人物,身边的人以及你自己。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的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观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态度,就以历史上的众多人物来说吧,无论是各种史料中潜移默化的引导,还是我们自己的主观理解与判断,我们总是习惯给这些人物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无论是说一个人忠诚还是邪恶,勇敢还是胆小,饱读诗书还是大字不识。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标签汇总在一起,进行归纳之后,就会发现,其实那些标签只有两个:《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

但是反观历史,究竟什么为好什么为坏呢?比如张居正,既有权谋又有手腕,在他手上朝局相对稳定,国防巩固,推行新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算是好人吧?但也是张居正,打压异己,独断专行,贪污受贿,那他是坏人吗;再比如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家,把一个弱小的女真部落一步步做大,铸就了辉煌,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根基,无法否定他是个英雄,那他算好人了?可是也是努尔哈赤,劫掠,屠城,无恶不作,他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他是坏人吗;还有东林党的各位仁兄,高风亮节,道德楷模,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遗余力宁死不屈,那他们算好人吗?可也是东林党,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肆意诽谤排挤同僚,缺乏合作精神,那他们算坏人吗?……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难以用好与不好去评价,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特定的环境,而不同的环境又会成就不同的人。

再说回我们看人角度,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待别人只有黑白两面,即要么好,要么不好;反之我们看待自己却只有一面,就是灰,即总想用自己的优点去道德绑架别人获取认同,并要求得到相应等值的回馈,而对于自己的不好,要不认识不到,要不找种种理由去辩解,达到自己心理上的满足。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容易产生偏见,难以理性思考的原因,学会观人,才会观事,学会客观看待,才不会产生偏见或是盲从。

2、关于史料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有人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么认为。”

是的,无论是多么所谓公正的史料都有其主观性,比如政治目的,个人情感等因素,他们都在影响史料的公正性,而且很多史料本身就是作者猜的。。。。我打个比方:

有两个人“密谋”大事,现场就两个人,没有笔记也没人透露,你说史料中那些对话哪来的?还不是作者根据后来事情发展猜的,但事情的结果是否与那次对话有关,那就只有鬼知道了,因为密谋很有可能是多次,被记录的那次或许两个人压根再聊别的事情也是犹未可知;而且甚至有可能他们本来打算整甲,结果后来事情发展不顺利,目标打偏了,把乙干掉了,这两个密谋分子只有打碎了牙自己咽,也就不提了,也许这件事情就写成他们一开始就打算收拾乙的,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其次,很多官方史料中的记载,其政治目的也是很明确的,虽然类似牛逼人出生时电闪雷鸣,天降祥瑞或是牛逼人🔟他娘与神龙发生过什么后的产物等说法,基本很难再骗到我们,不过很多“植入性观点”我们就很难辨别了。

比如这本书中阐述对待崇祯与袁崇焕的观点我是很认可的,之所以说认可,是因为综合对他们过往的种种纪录的阅读,理解与思考得出的。

之前提到袁崇焕我们就会想到“自毁万里长城”的说法,昏君杀忠臣的固有思想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科书是这么写的,而教科书为什么教科书这么写呢?因为清朝编注的史是这么写的……

但是纵观崇祯一生所做所为,确实不是昏君,所以这个事情应该没这么简单,再去看袁崇焕的过往,犯忌讳的事情确实也干了不少,出事也仿佛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那到底是为什么,那就要你自己去了解整段历史再去理解了。

但对于清朝来说,如果是把一个圣明君主的天下给抢掉了好像不太合理,难以取信以天下,而且还有个麻烦事,清军当年入关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进来的,但如果直接说崇祯是昏君,那不又成了助纣为虐残害正义起义军了吗?所以明目张胆地说崇祯昏君好像也不合适,怎么办呢……于是,袁崇焕的事情就用上了,写的是袁崇焕,其实是想说崇祯,把袁崇焕写的越冤枉, 越说明崇祯无能,注意,不是昏庸,而是无能。。。。这就是水平。

所以看史料,自己结合整段历史进程去思考,往往比盲信盲从某些所谓的官方史料更客观,因为任何记录都是可以更改的,而人的本性与历史规律确是难以改变的。

3、关于战争

不谈别的,就这本书而言,通篇都在打仗,不是你打过来就是我打过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此话一点不假。不过就我们而言,距离战争到底有多远呢?

常有人说,尤其是老人家,他们总说“中美”,“中日”以后必有一战等等,这话我不支持,但也不反对,首先在我看来,大规模传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区域内冲突却难免。

首先,战争这个词该怎么定义,如果是二战那种规模的,形式为武装侵略的,那几乎就不可能,原因很简单,成本高,收益低,效率差,干着不划算。战争是为了资源,为了利益,以前是一种此消彼长经济形式,蛋糕就这么大,谁多吃一块就胖一圈。所以纵观古代战争,其实就两种情况,要不等同于抢劫,要么为了面子,而前者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远大于后者。

而现在确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利益共存且经济体量在整体增加,传统战争就没那么重要了,通过其它渠道与手段其实达到的效果可能更好,就没必要进行常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是以博弈为基础的,所以这么看来,虽然没开枪没放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战争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有利益就存在战争,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至于小规模的秀秀肌肉那还是要有的,毕竟有些特定情况下,还是需要军队进行威慑的,但是武装战争服从于政治需要是永恒不变的,那么无非就是个性价比的问题而已。

4、更迭,何去何从

自从看完《三体》后,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脱离实际”的想法,当然,说好听点就是思考了,不过确实看这本书的时候总会想到这个问题,不爱“神游”的小伙伴们可以自动屏蔽以下内容,嘿嘿,别说我没讲在前面哈。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再到民国至共和,王朝总在不停更迭中,再长不过几百年,再辉煌也会走向衰败更迭,有始就有终,就像生命一样,有生就有死,这是逃不开的历史规律。毛主席从“揭竿而起”到建立新中国至今不过几十年,那么这个“王朝”始与49年,但会止于何时呢?并以什么样的形式止呢?

想了很久确实没想到,倒不是怕人查水表,故而不敢乱说,只是确实没想到,因为现在这个国家还处在上升期,完全没有“天数已尽”的迹象,所以,关于何时的问题就不讨论了,只谈谈何种形式的问题,而且这个形式我觉得可能适用于所有“传统概念下的国家”。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以上是百度百科对国家的定义,不过这个概念的基础是认同,这个基础存在,概念才能成立。

我无法预知未来,但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当群体对于一个组织结构认同远远高于对传统国家概念的认同时,传统国家的定义是否会发生改变呢?会不会只代表一个地域名称而已呢?而另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又会以怎养的形式存在呢?

以前不能,原因在于信息传播速度缓慢,而现在呢?

如果传统的认同形式被打破,是否会按照不同的思想进行分化在融合,而不是取决于历史,民族,地域等等因素呢?

整个传统意识形态会不会被颠覆呢?

三、总结

从最初的朱重八艰难创业,建立大明公司开始,每一任继承人上位,每一位忠臣奸臣交替出现在历史舞台,总能引发我如潮思绪,关于权利、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 然而合上本书,唯一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最初的血雨腥风民不聊生你心痛,朱元璋大杀特杀满朝哗然你心忧,于谦夏言等忠臣被害你心悸,宦官弄权内阁渎职你心恨,内忧外患无将可用你心叹。

仿佛这漫长又短暂的276年,你全程参与。你最初热血澎湃,嫉恶如仇,拍手称快,痛心疾首,最后,你悲悯的接受一切,然后冷静平和的去旁观每一次跌宕每一次沉浮,黎民无辜被后金蹂躏你仍然心痛,但是心痛心痛本身,祖大寿镇压叛乱所向披靡你也高兴,但是高兴高兴本身,皇太极主力入侵你还是担忧,但是担忧担忧本身,你不再任由自己的思维和情感随着每一次起伏而变动,你体会了更迭,理解了气数,接受了轮回,物极必反,你看到它的兴盛也预知到它的衰退,你听到它的哀嚎也知道笑声即将来临。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生即是死,结束也是开始。

明朝皇帝个人简史

明高帝朱元璋(洪武):天命所归,劈荆斩棘终为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宁我负天下(贪)官不让天下(贪)官负我。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皇位不属于不会选人用人杀人的人。
明文帝朱 棣(永乐):唯一可以望见朱元璋项背的皇帝,杀伐决断,所向披靡。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明昭帝朱高炽(洪熙):跟儿子的统治合为仁宣之治,当然功绩大多是他儿子的,因为他只在位十个月。
明章帝朱詹基(宣德): 保住了父亲皇位的好皇孙,也是父亲离奇死亡的嫌疑。贤明帝王。
明睿帝朱祁镇(正统):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虏未有赎金返回的皇帝,两登皇位,废除殉葬制度。
明景帝朱祁钰(景泰):王爷做皇帝容易,皇帝再做回王爷,没门,故软禁皇帝哥哥7年。
明纯帝朱见深(成化):在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环境下成长,两为太子,极度依赖奶娘,即位后封为万贵妃,宠爱万分。
明敬帝朱𧙗樘(弘治):吃百家饭长大,东躲西藏。历史上唯一一位践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
明毅帝朱厚照(正德):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人家就是爱玩嘛,为什么要让我当皇帝
明素帝朱厚熜(嘉靖):严以驭官,宽以治民,后期为了保证皇帝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传指令用纸条寥寥数字让百官猜。后期是个优秀的,道士。
明庄帝朱载垕(隆庆):纠正嘉靖弊政,宽仁大度,勤俭爱民,留心边陲之事,但是沉迷女色,很沉迷很沉迷,卧病恢复体力。
明显帝朱翊钧(万历):初期扩张疆发展经济民风活泼,《金瓶梅》作于此时。后倦于朝政,国家停止运转,大明走向衰退。
明贞帝朱常洛(泰昌):从小不得父亲欢心且受郑贵妃迫害的一月天子,贪图美色,死于红丸。
明悊帝朱由校(天启):一位优秀的木工。
明烈帝朱由检(崇祯):诛杀魏忠贤年轻有为,然外忧内患心有余而兵力不足,李自成攻进北京城自缢身亡,遗言:“勿伤百姓一人”。

读后依旧印象深刻心悦诚服的皇帝唯有朱元璋,朱棣二人,皇帝,就该杀伐决断,奖罚分明,文治武功,铁血手腕,有天之骄子无人争锋的魄力。

优柔寡断,进退两难,懦弱无知,沉醉女色,被人愚弄,痴迷成仙,注定只是普通人有个皇帝的头衔而已。

在其位谋其政。

事有成败,人有生死,国有盛衰,皆有定数。

大明王朝更迭简史

再统华夏朱元璋,英烈千秋是汤和。
心慈手软朱允炆,纸上谈兵是三儒。
远迈汉唐永乐帝,七下西洋唯郑和。
仁厚宽容朱高炽,内阁兴起望三杨。
仁宣之治朱瞻基,自奉澹薄是胡濙。
坎坷一生朱祁镇,土木之变怨王振。
利欲熏心朱祁钰,丹心抗节唯于谦。
恋母懦弱朱见深,奸宦专权是汪直。
中兴之主朱祐樘,一味食敛是李广。
混世魔王朱厚照,横行无忌是八虎。
嗑药修道朱厚熜,天道轮回阶除嵩。
隆庆开关朱载垕,刚愎强忮是高拱。
魁柄独持朱翊钧,世间已无张居正。
一月天子朱常洛,暗流涌动东林起。
木匠皇帝朱由校,遗臭万年魏忠贤。
亡国之运朱由检,但其绝非亡国君。
半世功名袁崇焕,忠魂依旧守辽东。
神机妙算刘伯温,知行合一王守仁。
风流才子唐伯虎,牡丹亭下汤显祖。
血战歼倭戚继光,宁锦铁线孙承宗。
忠谏之臣杨继盛,风吹枷锁满城香。
万刃加身不改志,天下为任是杨涟。
本草纲目李时珍,踏遍河山徐霞客。
四大奇书皆出明,世界之最枪火炮。
汉唐宋明真华夏,蒙满入关无中华。